7月31日今日焦点

复盘总结,持续进步:交易后复盘,解析盈亏原因。总结经验,优化策略,提升技巧与对市场理解。
大家好!
🏦 一、美联储“双异议”风暴:政策独立性与政治压力的终极博弈
事件核心
今日凌晨美联储维持利率4.25%-4.5%不变,但特朗普任命的理事沃勒(Christopher Waller)和鲍曼(Michelle Bowman)投下降息反对票——这是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理事联合异议。鲍威尔在发布会上称关税通胀“可能短暂但需警惕持续性”,未承诺9月降息,引发美股美债双杀。
深层剖析
政治干预颠覆政策逻辑 沃勒被视为鲍威尔2026年卸任后的潜在继任者,其异议被市场解读为“向白宫表忠”。特朗普虽宣称“不解雇鲍威尔”,但施压降息言论持续削弱美联储公信力,超70%经济学家担忧央行独立性丧失。
历史性警示:前美联储理事沃什指出,当前美联储面临“公信力危机”,而32年前的双异议恰发生于主席更迭前夕,暗示此次分歧实为权力过渡博弈。 市场矛盾与9月降息困局 尽管期货市场押注9月降息概率为56%,但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逆势升至4.33%,反映投资者对“政治化联储”的信任崩塌。德意志银行研究显示:若鲍威尔被强行撤换,短期降息收益将被长期利率攀升(通胀预期升温)抵消。 关税通胀的“双刃剑”:鲍威尔承认关税可能引发“一次性价格冲击”,但若企业持续转嫁成本,恐演变为持久通胀。6月美通胀已因关税反弹至3.5%,制约降息空间。
🤝 二、中美关税暂停展期:战术停火下的战略对峙升级
事件核心
中美在斯德哥尔摩会谈后宣布:将24%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(原定8月12日到期),但遗留10%基准关税及芬太尼相关20%关税未解。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强调“中美合则两利”,美方称愿通过磋商机制解决分歧。
深层剖析
“延期战术”暴露美方软肋 特朗普政府频繁威胁加税却屡次延期(“TACO模式”),主因中国强硬反制(如稀土出口管制)、欧盟93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及美国企业损失压力。高盛指出,关税已导致6月美国企业信心指数跌至2023年最低。
中国战略定力:中方以“暂停换暂停”争取缓冲期,同时加速稀土产能整合(全球占比60%)及半导体自主化,削弱美方筹码。 全球贸易体系加速分裂 欧盟、东盟、日韩正构建“去美国化”供应链:欧盟对美反制清单瞄准农产品、威士忌等政治敏感商品;日韩企业将15%产能转至东南亚规避关税。多边贸易体系碎片化风险加剧。
🌍 三、欧洲央行转向与欧元困局:经济韧性难掩政治裂痕
事件核心
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利率不变(存款利率2.0%),暂停自2024年6月以来的连续8次降息。行长拉加德警告“贸易不确定性抑制投资”,但内部法德矛盾公开化——法国主张9月降息,德国反对称“再宽松恐催生泡沫”。
深层剖析
政策僵局的三大矛盾 通胀达标VS增长疲软:6月欧元区通胀降至2.0%,但二季度GDP仅增0.3%,德国IFO研究所预测关税或致三季度零增长。
欧元升值VS出口竞争力:2025年欧元兑美元升值13%,压制出口企业利润,但拉加德拒绝操纵汇率,称“当前利率合理”。
法德分裂VS统一决策:法国因制造业萎缩(PMI 48.1)要求降息,德国担忧房地产泡沫(房价年涨9%)反对宽松,央行决策效率受损。 地缘风险对冲美元霸权 英国央行要求金融机构测试“美元断供”抗压能力,反映各国对特朗普单边主义的避险需求。若美元互换市场枯竭,全球银行体系或面临流动性危机。
💎 四 、三重体系性风险的临界点
三大事件揭示全球经济核心矛盾:
央行独立性危机:美联储“双异议”标志政策逻辑让位于政治博弈,9月降息沦为权力筹码; 贸易秩序重构:中美暂停关税难掩结构性对立,区域供应链加速“堡垒化”; 货币同盟脆弱性:欧元区内部失衡放大政策滞后风险,美元霸权遭遇信任挑战。
策略提示: 黄金:今日数据密集以及日本央行利率决议。日内目标有望3302,极限3328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