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3日今日焦点

不要用预测去交易,要用策略/算法去应对,市场的走势永远是不确定的,而策略/算法可以帮你应对各种情况。
大家好!
一、地缘危局升级:能源断供风险与市场连锁反应
关键动态:
美伊冲突白热化:美军动用B-2轰炸机及14枚钻地弹袭击伊朗福尔多等三处核设施,伊朗议会批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(最终决定权在最高国安委),并警告“保留一切自卫手段”。
油价与供应链冲击:布伦特原油亚盘暴涨5.7%至78.40美元/桶(1月以来新高),油轮运费一周飙涨138%(部分航线达2.5倍),若海峡封锁成真(概率升至17%),全球20%石油运输或中断,油价恐飙至120-130美元。
深层影响:
全球通胀压力再燃:油价飙升可能抵消美国5月核心CPI回落(同比2.4%)的积极信号,压缩美联储降息空间,加剧“滞胀”风险。
避险资产分化:黄金因美元走强跌至3355美元,而原油跳涨凸显市场更关注实际供应链中断风险,而非泛避险需求。
二、全球央行分化:降息预期博弈通胀韧性
政策动态:
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:理事沃勒称“关税不会大幅推高通胀”,暗示7月可能降息;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则强调“不急于行动”,需警惕关税传导效应。点阵图显示7名官员支持2025年不降息(3月仅4人),决策层裂痕加深。
政治干预风险:特朗普公开施压降息至1%-2%,并威胁撤换鲍威尔,美联储独立性遭遇罕见挑战。
经济数据矛盾:
美国5月零售销售环比暴跌2.7%(创14个月最大跌幅),反映关税抑制消费;但劳动力市场稳健(失业率3.7%),形成“数据悖论”。
日本“隐形宽松”:大幅削减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(约220亿美元),转向短债缓解债务压力,日元承压跌破146关口。
三、多边贸易博弈:局部妥协与体系碎片化
关键进展:
美欧协议悬而未决:接近达成数字监管、环保合作等非关税协议,但因欧盟拒绝10%“对等关税”,实质性突破有限。
美国钢制家电关税生效:6月23日起对洗碗机、冰箱等加征50%关税,推高美国消费成本,丰田宣布7月在美车型均价上调270美元。
法律博弈延续:最高法院拒绝加速审理特朗普关税案,维持30天回复期,企业短期不确定性延续。
中国稀土出口松动:商务部加快审批合规出口申请,磁材企业迎利润修复窗口
四、金融科技革命:稳定币立法与支付体系重构
监管与创新突破:
京东挑战SWIFT体系:刘强东宣布拟在全球申请稳定币牌照,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%,计划Q4推出锚定港元稳定币。
中国跨境支付通上线: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正式运行,首笔业务落地深圳,助推人民币国际化。
美国《稳定币法案》通过:赋予稳定币“类主权货币”地位,可能削弱美联储利率调控能力,形成“影子央行”。
产业影响:
传统跨境支付面临颠覆:CIPS系统2024年处理量175万亿元(同比增43%),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离岸贸易金融改革。
五、今日核心观察点
霍尔木兹海峡动态:伊朗最高国安委是否批准封锁决定,将触发油价跳涨或回调。
欧美PMI数据(16:00-21:45):若欧元区制造业PMI低于45(前值47.3),或强化欧央行降息预期,压制欧元。
美联储官员讲话(22:00/次日01:10):鲍曼若释放鹰派信号,可能逆转美元跌势(当前美元指数98.92)。